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荣昇金业,(https://xueqiu.com/8906444893/304453972)
BOLL指标,全称为布林线指标(Bollinger Bands),是由美国知名证券分析师约翰·布林格(John Bollinger)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股票市场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。该指标通过构建上轨、中轨和下轨三条线,来展示股票价格的波动范围及预测其未来走势,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。
一、BOLL指标的基本构成
BOLL指标由三条线构成:
中轨线(Middle Band, MB):通常使用中短期(如10日或20日)的收盘价的简单移动平均线(SMA)来表示,它代表了股价的平均水平或趋势。
上轨线(Upper Band, UB):中轨线加上一定倍数(如2倍)的标准差(SD)得到,表示股价的高点,对股价有阻力作用。
下轨线(Lower Band, LB):中轨线减去同样倍数(如2倍)的标准差得到,表示股价的低点,对股价有支撑作用。
二、BOLL指标的计算方法
BOLL指标的计算主要基于统计原理:
1. 计算中轨线:首先,确定统计天数N(如10日或20日),然后将这N日的收盘价相加,除以N得到移动平均线(MA),即为中轨线。
2. 计算标准差:基于同样的N日数据,计算这N日收盘价的标准差(SD)。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,即股价的波动范围。
3. 计算上下轨线:将中轨线分别加上和减去k倍(k通常设为2)的标准差,得到上轨线和下轨线。
三、BOLL指标的应用价值
BOLL指标在股票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判断市场趋势:中轨线在市场趋势判断中起关键作用。股价在中轨线以上运行,通常表示市场处于上升趋势;反之,则表示下降趋势。股价在中轨线附近波动,则可能处于盘整状态。
2. 判断价格波动情况:上下轨线能够有效判断股价的波动情况。股价突破上轨线时,可能面临回调压力;而跌破下轨线时,则可能迎来反弹机会。
3. 发现买卖信号:股价突破上轨线可视为卖出信号,但应结合其他指标确认;股价跌破下轨线则通常视为买入信号,但同样需要谨慎对待。
四、BOLL指标的应用技巧
4. 判断市场趋势:利用中轨线的位置和方向来判断市场是处于上升趋势、下降趋势还是盘整状态。
5. 判断价格波动:观察股价与上下轨线的相对位置,判断股价的波动情况和可能的支撑阻力位。
6. 发现买卖信号:结合股价对上下轨线的突破情况,以及其他技术指标(如交易总量、MACD等)的变化,综合判断买卖时机。
7. 参数设定:根据市场情况和股票特性,合理设定BOLL指标的参数(如统计天数N和标准差倍数k),以提高指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。
8. 常态区与非常态区的判断:注意区分常态区和非常态区,在常态区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操作,而在非常态区则需要更加谨慎,避免陷入误区。
9. 配合其他指标使用:将BOLL指标与其他技术指标(如交易总量、KDJ等)配合使用,可以提高买卖决策的准确性。 #白酒股下挫,茅台等多股创阶段新低# #光伏股持续活跃,海源复材二连板# #技术分析#